预制菜国标将至,罗永浩一怼推动的“明示革命”!
一场由网红炮轰知名餐饮企业引发的预制菜风波,正加速推动一场行业透明化变革。国家标准草案已过审,预制菜“身份”即将有统一说法。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布视频,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太恶心”,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明示是否使用预制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连夜回应,态度强硬:“我们西贝没有预制菜,你瞎说,我要告你。” 这场争议迅速引爆社交媒体,将预制菜行业长期存在的“告知不透明”问题推至舆论中心。
在争论发酵的同时,一项关乎整个行业规范的国家标准——《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01 风波始末:一场围绕“知情权”的争论
罗永浩对西贝的质疑,并非孤立事件。它戳中了众多消费者的痛点——花费现炒菜的价格,吃到的却是工业化预加工产品。
这场风波背后,是消费者对餐饮行业“模糊宣传”的普遍不满。许多消费者反映,个别连锁餐饮品牌使用厨师现场做菜的宣传图片,实际却提供预制菜。
江苏省消保委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8.1%的餐厅使用预制菜却不提前告知。行业报告表明,众多连锁品牌预制菜占比超80%。
02 国标进展:从“野蛮生长”到“合规时代”
预制菜产业在中国发展迅速,2023年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正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国家标准,行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最新进展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于2025年9月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这项标准将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
03 核心规定:禁止防腐剂与强制明示
即将出台的国标有两大亮点:禁止添加防腐剂和强制要求明示。
规定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保障食品安全。同时要求餐饮环节必须明示使用预制菜的情况。
标准还首次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模式制作的菜肴、主食类产品等区分开来。
04 认知鸿沟:专业定义与公众理解的偏差
国标定义与普通消费者理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国家规定,中央厨房模式的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不算预制菜。
这正是西贝能否认自己使用预制菜的“依据”。但从消费者视角看,任何非现场制作的食物都被宽泛地视为预制菜。
这种专业定义与公众认知之间的鸿沟,不应成为商家规避告知义务的理由。商家应站在消费者理解的角度,用通俗语言进行说明。
05 行业影响:成本上涨与市场洗牌
新国标的实施预计将推高行业成本。据业内人士估计,“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两项要求预计推高成本15%~30%。
中小工厂若无法承担改造费用,或将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而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同时,餐饮商家参与使用预制菜明示意愿低,推广工作存在较大难度。但强制明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06 消费者态度:要求透明而非拒绝预制菜
多数消费者并非完全排斥预制菜。中国经济网的调查显示,消费者不抵触餐厅使用预制菜,但强烈要求“亮明身份”。
宁波市消保委指出,争议核心在于消费者支付了通常与“现场烹饪”相关联的较高餐费,却未能知晓菜肴是否源于工业化预加工制作。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可概括为“别瞒我”。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花着现做的钱,吃到的却是工厂几个月前就做好的冷冻菜。
国家层面正在推动将预制菜明示变为法定义务。《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完成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探索。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已明确将把“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写入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并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公示指南》。
无论商场快餐还是高端酒楼,只要使用预制菜,未来都可能需要在菜单、点餐页面或店内显著位置进行标注,违者将被视为“信息不真实”面临处罚。
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关键是我们要把洪水引入它该去的地方,把猛兽关进它该去的笼子里。
热点资讯
- 贝尔戈米: 队长应为全队服务, 我多次带博格坎普吃饭帮他融入
- 再穷也要入_的3款射手皮肤!手感碾压至尊宝,十年不落伍
- 乌军被小摩托逼退了,农药机挂空空导弹,要和俄军无人机拼搏
- 德布劳内: 瓜帅风格偏进攻孔蒂偏防守, 有足够时间了解教练和
- T1零封HLE, zeka沙皇玩成石头人, 小花生节奏稀碎,
- 点评本赛季离开北京国安的球员, 在其他俱乐部过得如何?
- 遨博i5国外机器人防护服怎么调松紧
- 招商银行多家分行行长调整
- 终极奥秘, 唤醒了深藏的野心! 7月中下旬, 这四大星座如同
- 大乐透头奖2注1000万分落2地 奖池余额17.23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