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石油危机:张治中缩减西北配额,彭德怀深夜特批500吨汽油
1950年的北京政务院副总理张治中站在军委办公楼前,紧了紧身上的棉大衣,呼出的白气在清晨的冷空气中迅速凝结又消散。
他手里攥着一份文件,那是西北地区急需的石油配额申请清单。
"张副总理,您来得真早。"门口的警卫员认出了他,连忙敬礼。
张治中点点头,脸上挤出一丝疲惫的微笑:"彭老总在吗?我有急事。"
"彭总昨晚通宵开会,刚回来不久。您先到会客室等等?"
会客室里,张治中坐立不安。
窗外,北京的晨光刚刚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但此刻他无心欣赏这新中国的第一个春天。
西北地区石油告急——玉门油田产量不足,兰州、西安等地的军用车辆和工厂几乎陷入停滞。
作为分管西北地区事务的副总理,他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张副总理,久等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张治中抬头,看到的却不是彭德怀,而是同样面带倦容的邓小平。
"小平同志,你也来找彭老总?"张治中起身相迎。
邓小平苦笑着点头:"四川那边的三线建设急需石油,我来碰碰运气。听说东北那边情况更糟,陈云同志前天就来了,到现在配额还没批下来。"
两人相视苦笑。
新中国成立才几个月,百废待兴,而石油——这个现代工业的血液,却成了最紧缺的资源。
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让这个新生政权举步维艰。
"文白(张治中字),你怎么也来了?"彭德怀洪亮的声音突然在走廊上响起。
他大步走进会客室,军装皱巴巴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矍铄。
张治中连忙起身:"彭老总,西北石油告急,玉门油田的产量跟不上需求,兰州、西安的军用车辆都快停摆了。这是详细清单,请您过目。"
彭德怀接过文件,粗粗扫了一眼,眉头紧锁。
他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转身对秘书说:"把昨天那份全国石油需求汇总表拿来。"
秘书很快捧来一摞厚厚的文件。
彭德怀将文件摊开在桌上,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说:"文白,你先看看这个。"
张治中低头细看,越看心越沉。清单上列着全国各地对石油的迫切需求:东北重工业基地、上海江南造船厂、西南剿匪前线...每一处都标注着"紧急""特急"的字样。
而可供分配的石油总量,还不到需求的三分之一。
"彭老总,这..."张治中声音有些发涩。
彭德怀叹了口气,拍了拍张治中的肩膀:"文白啊,不是我不批。你看看这份名单,全国都在伸手要油,可咱们就那么点家底。玉门油田刚恢复生产,东北的人造石油厂还在建设中,进口渠道又被封锁..."
邓小平也凑过来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
彭德怀拿起茶杯猛灌了一口,茶叶渣子沾在胡子上也顾不上擦:"主席昨天还问我,能不能保证'五一'前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不瘫痪。我说尽力而为,但实在不敢打包票啊。"
会客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张治中盯着那份长长的需求清单,突然意识到自己此行可能徒劳无功。
西北固然重要,但比起东北重工业基地和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恐怕...
"文白,"彭德怀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把这份名单看完就批。"
张治中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彭德怀。
这位以刚直著称的将军此刻目光如炬,手指重重地点在名单上:"看完所有需求,了解全国形势,然后我们再商量西北的配额怎么分配。"
邓小平在一旁点头:"彭老总说得对。现在不是各自为战的时候,必须全国一盘棋。"
张治中深吸一口气,重新低头研读那份名单。
这一次,他不再只看西北部分,而是逐行逐项地了解全国各地的需求。
东北的鞍钢因为缺油,高炉面临停产;上海的码头起重机因为没有燃料,进口设备卸不下来;西南剿匪部队的汽车无法开动,影响剿匪进度...
每一行数据背后,都是新中国艰难前行的脚步。
张治中越看越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也越发理解彭德怀的难处。
"彭老总,"看完最后一页,张治中抬起头,声音有些沙哑,"我明白了。西北的配额...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先保证东北和上海的需求。"
彭德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文白,你这是..."
"我看清楚了,"张治中坚定地说,"鞍钢停一天,全国工业损失难以估量。上海码头停滞,影响整个经济恢复。西北虽然困难,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克服——减少非必要运输,组织畜力车队替代部分汽车运输。"
邓小平忍不住插话:"西北的剿匪任务也很重啊,部队用油不能减。"
彭德怀来回踱了几步,突然停下:"这样,文白,你明天...不,今天下午就召集西北各省负责人开会,重新规划用油计划。把最紧急的列出来,不能减的一分不减,能省的坚决省下来。"
"我这就去安排。"张治中立即起身。
"等等,"彭德怀叫住他,转向邓小平,"小平,你那边的情况我也了解了。这样,明天上午我们开个协调会,把陈云、富春同志都叫来,重新分配一下全国的石油配额。不能老是拆东墙补西墙,得有个长远规划。"
邓小平点头:"我同意。还可以请地质部的同志来,汇报一下新油田勘探进展。"
彭德怀的大手重重拍在桌上:"就这么定了!文白,你的申请我先批一半,剩下的等明天会议后再定。国家再困难,也不能让西北的同志饿肚子干活!"
张治中感到眼眶有些发热。这就是共产党的作风——困难再大,同志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他想起自己起义加入人民阵营时,毛主席说的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同志之间要像亲人一样互相关心。"
"谢谢彭老总,谢谢小平同志。"张治中郑重地说,"我代表西北的同志感谢中央的理解和支持。"
彭德怀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文白啊,你在西北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不是一天两天能收拾好的。"
离开军委大楼时,北京的阳光已经洒满庭院。
张治中深吸一口气,感觉心中的郁结舒展了不少。
虽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他看到了希望——不是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努力,而是整个国家机器开始协调运转的希望。
回到办公室,张治中立即着手准备下午的会议。
他让秘书通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的驻京办主任,下午三点务必到政务院开会。
"张副总理,"秘书小心翼翼地问,"要不要准备些茶点?听说甘肃的李主任昨天才到北京,一路奔波..."
张治中摇头:"不用了,现在国家困难,我们开会连茶水都不备。告诉大家,这次会议事关重大,必须准时到场。"
下午的会议开得紧张而高效。
各省负责人听到石油配额紧张的消息,起初都有些激动,但当张治中详细解释了全国形势后,大家逐渐冷静下来。
"同志们,"张治中环视会场,"我知道大家都很困难。兰州的水电厂因为缺油,备用发电机无法启动;西安到兰州的邮政班车已经减半;乌鲁木齐的部队训练受到影响...但请大家看看这个。"
他展示了彭德怀给他的全国需求清单的抄本。
看着那触目惊心的数字,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新疆代表王恩茂率先表态:"张副总理,我们新疆可以再压缩一部分非军事用油。剿匪任务重,但我们可以多组织骑兵巡逻。"
甘肃代表也接着说:"玉门油田的工人同志们正在日夜加班增产,我回去就动员大家,争取超额完成计划!"
会议结束时,西北五省达成一致:在原有申请基础上主动缩减28%的用油计划,优先保证剿匪、重点工程和基本民生。
当晚,张治中挑灯夜战,重新修订了西北地区的石油配额申请。
他将压缩后的数字仔细核对三遍,又在备注栏详细说明了每一项缩减的具体措施和可能影响。
第二天一早,他亲自将文件送到军委。
彭德怀正在主持一个紧急会议,秘书告诉他下午的协调会照常举行,陈云、李富春等领导都会参加。
下午的协调会规模超出张治中的预期。
除了预计中的经济部门负责人,还有重工业部、交通部、地质部等多个部门的领导。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讨论异常激烈。
陈云开门见山:"同志们,石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恢复的最大瓶颈。我们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分配方案,同时加快自给自足的步伐。"
李富春补充道:"东北人造石油厂的建设必须加快,苏联专家已经到位,但设备运输遇到了困难..."
讨论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各部门争相陈述困难,但也相互理解让步。
最终,在彭德怀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分配方案:东北40%,华东25%,华北15%,西南10%,西北8%,其余2%作为应急储备。
当彭德怀宣布这个决定时,张治中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西北只拿到了8%,比原先申请的少了很多,但考虑到全国形势,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而且彭德怀还特别指示:"西北剿匪部队用油单独列支,不在这8%之内。"
会议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彭德怀叫住准备离开的张治中:"文白,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彭德怀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特批给西北的额外500吨汽油,从军委储备里挤出来的。不要声张,你知道现在大家都不容易..."
张治中接过文件,手微微发抖。
他知道军委的储备意味着什么——那是战备物资,是彭德怀的命根子。
"彭老总,这..."
"拿着吧,"彭德怀疲惫地笑了笑,"西北战略地位重要,剿匪任务又重。这点油虽然不多,但应应急还是可以的。"
张治中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虽然他已经不穿军装多年,但此刻唯有这个动作能表达他的心情。
走出会议室,张治中感到一种久违的振奋。
新中国就像一艘刚刚起航的大船,虽然风急浪高,舱底漏水,但船上的人齐心协力,各司其职。
有彭德怀这样敢于担当的将领,有陈云、李富春这样精打细算的经济专家,还有全国各地识大体、顾大局的干部们...
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回到办公室,他立即着手起草给西北各省的通知,详细说明配额分配情况和具体使用要求。
写完已是深夜,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正准备休息,秘书却匆匆敲门进来。
"张副总理,紧急电报!兰州方面报告,玉门油田发生严重井喷事故,初步估计..."
张治中一把抓过电报,纸张在他手中微微颤动。电文很简短:"玉门四号井今日21时发生井喷,火焰高达30米,已波及邻近三号井,人员伤亡情况尚不明确。"
"立即通知石油管理局的专家,半小时内到我办公室开会。"张治中一边说一边快速穿上外套,"再给周总理办公室打电话,说我有紧急情况汇报。"
秘书小跑着去安排,张治中站在窗前,北京城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玉门油田占全国产量的65%,四号井又是主力产油井,这场事故来得不是时候。
十五分钟后,政务院小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五个人。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陈振夏正在用铅笔在纸上画示意图,他的助手在旁边记录数据。
"陈工,情况有多严重?"张治中直接问道。
陈振夏推了推眼镜:"张副总理,根据描述,这是高压气层井喷。四号井日产原油150吨,邻近三号井80吨,两井同时失控意味着..."
"意味着西北石油供应将减少一半以上。"张治中接过话头,"控制住需要多久?"
"要看具体情况。1947年玉门发生过类似事故,用了17天才控制住。但现在我们有了苏联专家和新设备,乐观估计一周左右。"
会议室门被推开,周恩来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工作人员。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坐,都坐。"周恩来摆摆手,"我刚从主席那里过来。文白,简报一下情况。"
张治中将电报递给周恩来:"总理,玉门油田两处主力井同时井喷,初步估计日减产230吨,占西北供应量的60%。"
周恩来眉头紧锁:"人员伤亡呢?"
"电报里没说清楚,但井喷发生在晚上九点,值班人员应该不多。"
周恩来转向陈振夏:"陈工,你们石油局有什么应急方案?"
陈振夏翻开笔记本:"我们建议立即组成专家组赶赴现场。需要地质、钻井、消防三方面的专家,最好有苏联顾问参与。"
"人员名单有吗?"
"已经拟好了。"陈振夏递上一张纸,"共12人,包括3名苏联专家。"
周恩来快速浏览名单:"好,就按这个来。空军方面我来协调,天亮前必须起飞。"他转向张治中,"文白,你负责统筹,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我。"
张治中点点头:"我建议立即从兰州军区抽调消防力量支援,同时通知西安、乌鲁木齐做好燃油配给调整。"
"可以。另外,通知《人民日报》派记者随行,报道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盖困难,也不能引起恐慌。"周恩来看了看手表,"现在是凌晨1点20分,大家分头准备,3点前将落实情况报到我这里。"
众人迅速离开会议室。张治中叫住陈振夏:"陈工,再详细说说井喷控制的技术方案。"
陈振夏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资料:"这是苏联巴库油田处理井喷的技术手册,我翻译了一部分。基本思路是先控制火势,再封堵井口。"
"需要什么特殊设备?"
"主要是重型泥浆泵和防喷器。兰州仓库有两台苏联产的У8-3型防喷器,但不知道能不能用。"
张治中记下型号:"我马上联系兰州方面检查设备状态。你们专家组准备带什么器材?"
"便携式火焰切割器、测温仪、防爆对讲机,还有..."陈振夏翻着清单,"最重要的是一套完整的井身结构图,我已经让人去档案室取了。"
凌晨2点40分,张治中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电话铃突然响起。是彭德怀。
"文白,听说玉门出事了?"
"是的,彭老总。两处主力井井喷,周总理已经协调空军运送专家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刚看了储备报表。西北军区战备储油还有1200吨,可以临时调拨500吨应急。"
张治中握紧了话筒:"这...会不会影响战备?"
"剿匪优先,其他训练可以暂停。"彭德怀的声音很坚定,"你专心处理事故,后勤保障交给我。"
"谢谢彭老总。"
"别说客套话。对了,现场指挥定了吗?"
"暂时由玉门矿务局局长负责,等专家组到了再调整。"
"不行。"彭德怀语气突然严厉,"这种重大事故必须由中央派人坐镇。我建议你亲自去。"
张治中愣了一下:"但我对石油技术..."
"你不懂技术,但懂统筹协调。技术问题交给专家,你要做的是调配资源、拍板决策。"彭德怀顿了顿,"文白,西北不能乱。"
挂断电话,张治中立即让秘书通知周总理办公室,请求增加自己为事故处理总指挥。3点整,他带着全套方案来到周恩来办公室汇报。
周恩来听完后点点头:"我同意彭老总的意见,你去最合适。主席已经批示,要集中力量尽快控制事故,把损失降到最低。"
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刚收到的苏联大使馆照会,他们愿意提供额外技术支持,包括派遣更多专家和空运专用设备。"
张治中接过文件:"太好了,我们正缺高压防喷设备。"
"还有件事。"周恩来神情严肃,"玉门油田有国民党潜伏特务活动的线索,公安部门正在排查。你到现场后要提高警惕,重要决策必须与当地驻军沟通。"
"我明白。"
凌晨4点,北京西郊机场。一架里-2运输机已经发动引擎,专家组和装备正在登机。张治中与送行的周恩来最后确认了几个问题。
"总理,关于媒体报道的尺度..."
"实事求是,每天发一次简报。重大进展随时报告。"周恩来握住张治中的手,"文白,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直接打电话,24小时都能找到我。"
飞机在晨曦中起飞。机舱内,专家们正在讨论技术细节,张治中仔细听着每一个环节。
陈振夏指着图纸说:"关键是确定井喷原因。如果是套管破裂,就必须先灭火再修井;如果是防喷器失效,可能直接安装新设备就行。"
苏联专家伊万诺夫用生硬的中文补充:"需要...测量气体...成分。如果是硫化氢...非常危险。"
张治中问:"现场消防力量够吗?"
"兰州消防总队已经派了三个中队,但专业井喷消防设备很少。"陈振夏翻看资料,"最麻烦的是风向,现在刮西北风,火焰正向油库区蔓延。"
"油库距离多远?"
"直线距离800米。如果引燃油库..."
张治中没让陈振夏说完:"通知兰州军区,立即组织油库周边居民疏散。再调两个工兵营,在油库和井场之间挖隔离带。"
飞机在云层中穿行,张治中透过舷窗看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他拿出笔记本,开始列抵达后要立即处理的十项工作:
听取现场指挥部汇报查看伤亡人员情况确认消防部署组织专家会诊检查设备到位情况与地方政府协调安排记者采访检查疏散工作评估对全国供油影响制定每日简报机制
陈振夏走过来坐下:"张副总理,您应该休息一会儿,到了玉门就没时间睡觉了。"
张治中摇摇头:"陈工,你给我详细讲讲井喷控制的每一个技术环节,越细越好。"
飞机开始下降高度,透过云隙已经能看到祁连山的轮廓。张治中系好安全带,感到肩上的担子比这架飞机还要沉重。玉门油田的熊熊烈火正等着他们去扑灭,而全国的经济建设都眼巴巴等着西北的石油。
"十分钟后降落。"飞行员的声音从驾驶舱传来。
张治中整理好文件,对专家组说:"同志们,下飞机后立即分头行动。陈工带技术组去现场勘察,我去指挥部了解全局情况。两小时后在矿务局会议室集合汇报。"
飞机轮子触地的震动传来,张治中深吸一口气。舱门打开,刺骨的寒风夹杂着石油燃烧的焦糊味扑面而来。远处,冲天的火光将半边天空染成橘红色。
"报告首长!"一名军官跑上舷梯敬礼,"玉门驻军团长王志强向您报到!现场情况有变,三号井的火势已经蔓延到附近的输油管道..."
热点资讯
- 招商银行多家分行行长调整
- 终极奥秘, 唤醒了深藏的野心! 7月中下旬, 这四大星座如同
- 买二手车:行驶里程与车龄,哪个更关键?维修师傅揭晓答案!
- 印尼镍矿牌打错方向了?7月1日,中美贸易战传来最新消息
- 074期威哥大乐透预测奖号:前区大小分布
- 印度提永久划界,5年恩怨一笔勾销,中国突然换打法莫迪彻底傻眼
- 俄白合并势头强劲,或将重塑全球力量,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 关晓彤有没有hold住这套礼服?
- 天风·医药 | 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 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新加坡前外长罕见发声:20年后或倒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