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驻马店舰入列,052D 总数达 31 艘,中国海军 盾舰 家族再添猛将
近日,大连造船厂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离厂欢送归建仪式。一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赫然刷上了舷号“127”,正式宣告其加入海军序列。
这艘万众瞩目的新舰,被中国海军总部正式命名为“驻马店”舰。它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现役的052D型驱逐舰总数,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31艘。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放眼全球,在单一型号大型防空驱逐舰的建造规模上,中国已成功位居第二,直逼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阿利·伯克”级虽然现役数量达到74艘,但其早期型号(Flight I)已即将进入退役期。相比之下,052D的批量化建造正处于高潮。
“驻马店”舰(舷号127)的到来,对于北部战区海军的驱逐舰第10支队而言,意义非凡。这支部队曾因装备相对老旧,被一些人戏称为“养老院”。
它的前身是海军的护卫舰大队。经过军队改革后,该大队正式升级为驱逐舰支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定位。
第10支队的总部,就设在大连旅顺口。如今,这支部队已经完成了全面的“换血”,麾下清一色配备了9艘先进的052D型驱逐舰。
这9艘舰艇,囊括了从119舰到最新的127舰。从曾经的“养老院”一跃成为拥有全套“中华神盾”的精锐力量,其综合作战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就在052D型驱逐舰数量持续攀升、其战力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关于这款功勋舰型未来走向的讨论也从未停歇。
围绕127舰的命名,此前曾有过一番小小的争议。最初,网络上流传的消息是,127舰会被命名为“日喀则”舰。
但最终,官方公布的正式名称是“驻马店”舰。这让一些军事观察人士,例如作者“国平视野”推断,原定的“日喀则”舰名并未消失。
他进一步推测,这个舰名很可能顺延给了下一艘新舰,即舷号为“128”的052D型驱逐舰,未来很有可能就是“日喀则”舰。
这种舰艇命名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也反映了海军在大量建造舰艇背景下的实际情况。舰艇命名规则也随之变化。
早期,中国海军的驱逐舰主要以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命名。但随着052D型驱逐舰数量的持续增加,命名资源已显得不足。
因此,后续批次,特别是像“驻马店”舰这类,开始采用普通地级市的名称进行命名。这是中国海军发展规模扩大的一个侧面体现。
作为第四批次052D中的第6艘,“驻马店”舰在外部特征上,也体现了最新的技术升级。其桅杆顶部换装了新型雷达。
这套新型雷达,是一种“背靠背”式X波段有源相控阵快反雷达。它取代了此前052D上搭载的旧型364型雷达。
在一些专业分析中,这套新雷达被称为368型双面快反雷达。它的配备,显著增强了052D对低空、低速、小目标,例如无人机和掠海反舰导弹的探测和快速反应能力。
除了已服役的31艘052D,中国海军的“盾舰”家族还有8艘055型万吨大驱已投入现役,另有约6-8艘处于在建或海试阶段。
此外,还有6艘052C型驱逐舰和2艘051C型驱逐舰在役。中国海军的“盾舰”总数已形成可观规模,构成了其驱逐舰的核心框架。
然而,即便052D型驱逐舰仍在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和批量建造,其所基于的平台本身,却存在一些固有的设计局限性。
平均7000吨级的舰体,在满足现代化作战需求的同时,也无法完全摆脱其“先天不足”的制约。
首当其冲的,是其动力系统。052D采用的是柴燃交替动力,核心组件为CGT-25M燃气轮机。这套系统虽然技术成熟、运行可靠。
但相较于未来更大吨位、更复杂舰艇的需求,其功率输出和冗余度都显得相对有限。这限制了进一步的大型化发展。
其次,舰体设计也存在一些取舍。为确保高航速性能,052D采用了较高的长宽比设计。这种构型虽然有利于快速航行。
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舰艇的适航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在复杂或恶劣海况下,这可能会影响舰艇的长时间部署和作战效率。
最关键的局限性之一,是舰体内部空间。在安装了64单元HT-1型通用垂直发射装置,以及各类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设备后。
7000吨级的舰体内部,已显得相当拥挤。这种内部空间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官兵在长期部署中的舒适度。
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制约了052D型驱逐舰在未来进行大规模升级和改装的潜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舰艇可能难以有效集成。
即便与全球范围内同级别舰艇相比,例如美国海军平均9000吨级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052D在吨位和内部空间上仍有差距。
虽然052D在舰长上与伯克级相近,但其吨位带来的内部空间差异,是其难以逾越的鸿沟,也限制了搭载更多系统或人员的能力。
正是预见到052D型驱逐舰的这些“天花板”和设计局限,中国海军的目光,早已超越了目前的“爆兵”成就。
海军的战略重点,正逐步转向发展下一代性能更全面、潜力更巨大的驱逐舰平台。相关技术突破也在不断涌现。
去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GT-30M/40M燃气轮机公开亮相。这被视为中国舰艇动力领域的关键进展。
它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大型舰艇建造的“心脏病”问题,为未来更大吨位、更先进舰艇的建造,提供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有了更强劲的“心脏”,自然就能孕育出更庞大的“躯体”。在网络上,关于9000吨级通用驱逐舰的设想方案已流传开来。
这些设想方案,被一些分析人士形象地称为“052E型”。它们普遍被视为052D型驱逐舰在未来理想的接替者。
其核心设计目标,就是针对性地弥补052D型现有平台上的各种不足。新舰将拥有更大的吨位,彻底解决内部空间拥挤的问题。
舰员的居住条件也将因此得到显著改善,这对于长期远洋部署的舒适度和士气至关重要。
新舰的垂发单元数量预计也将大幅增加,可能达到80单元甚至更多。这将显著提升其火力密度和任务灵活性。
更强劲的动力系统和更优化的舰体设计,将赋予这款新舰更卓越的航速、适航性和稳定性。它将能够适应更复杂的作战环境。
宽裕的内部空间也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和搭载新概念武器预留了巨大潜力。这意味着新舰在服役周期内能持续保持先进性。
这款设想中的新舰,战略定位非常清晰。它不是055型万吨大驱的简单缩小版,而是052D型驱逐舰的全面升级版本。
它旨在逐步接替中国海军现役的包括052C、052D,甚至更早期的多种老旧驱逐舰,成为未来航母编队的新一代“带刀护卫”。
它的职责将包括承担更重、更复杂的舰队防空、反潜和对海打击任务。同时,它也将进一步提升远洋作战能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尽管052D型驱逐舰仍在大量建造,但国内外已有声音推测,其总建造数量可能在40艘左右后停止。
比如,作者“国平视野”就曾预测,052D型驱逐舰的总建造数量可能在38-40艘之间。
而日本媒体和部分国外分析人士虽然此前预测总规模可能达到50艘,但随着新概念舰艇的浮现,这一数字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所以,“驻马店”舰的入列,既是052D家族辉煌成就的又一注脚,也可能是其辉煌时代迈向终章的序曲。
052D的大规模建造,并非中国海军战略的终点,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一种精心计算的“最优解”。
它利用成熟技术,快速弥补了中国海军现代化驱逐舰在数量上的短板。其高性价比和惊人的建造速度,使其成为理想的“过渡性主力舰”。
这是一种平衡成本、建造速度与作战性能的明智之举。中国海军并没有沉溺于052D带来的数量优势。
相反,它清醒地认识到该平台固有的局限性。这场“爆兵”式的造舰潮,本质上是在为研发和建造性能更全面、潜力更巨大的下一代主力舰艇。
它正在为下一代舰艇争取宝贵的时间窗口。这体现了中国海军高层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长远的战略考量。
因此,127“驻马店”舰的交付,标志着中国海军的造舰思路,正从快速“补课式”的数量积累,稳步迈向以技术驱动的“引领式”质量飞跃。
这背后,是中国海军在走向深蓝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深刻理解。它正在一步步地,将宏伟的远洋海军蓝图变为现实。
热点资讯
- 任嘉伦怎么逆生长了? 越捯饬越年轻, 一头金发猛一看还以为是
- 泛克斯特 MEJFD-3020数字式局部放电检测仪
- 新股消息|盘兴数智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 印度ARPG大作《Unleash the Avatar(释放
- TVB对中医“下手”了,新剧《侠医》定档,陈豪、张曦雯再度联
- 三大动向引爆舆论!解放军行动迅捷,克里姆林宫传来特殊声音,我
- 华国锋辞职后,从四合院到改革开放态度?直到晚年说出真心话
- 国风旗袍新演绎,气质高雅大气,漫步街头的东方韵味!
- 北京长途救护车出租24小时派车
- 对曼联感兴趣吗? 穆勒: 很多次 但此时此刻我们不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