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早上买菜前先看这篇!7样“假货”专挑老人下手,一买一个坑

点击次数:116 发布日期:2025-08-20 23:48

大清早六点半,李婶拎着菜篮子风风火火往菜市场赶。

她盘算着今天要给小孙子炖锅鸡汤,顺便买条新鲜黄鱼。

菜场门口那个卖鸡蛋的小伙子热情招呼着:"大娘,来看看俺家散养的土鸡蛋,蛋黄通红,香得很!"李婶瞧着竹筐里沾着鸡粪的鸡蛋,二话不说就买了二十个。

回家一磕开鸡蛋,李婶傻眼了。这蛋黄颜色淡得像掺了水,哪有什么香味?隔壁退休的老张头过来一瞧,笑得直拍大腿:"老姐姐,您这是买到染色蛋啦!现在那些卖鸡蛋的可精了,竹筐底下铺鸡粪,蛋壳上抹姜黄水,做得跟真的似的。"

这年头连鸡蛋都能造假,菜市场的套路可不止这一桩。转角处那个现磨香油的摊子,小石磨转得吱呀响,香味飘得老远。王大伯每次路过都要买上一瓶,回家拌凉菜特别香。有天他儿子回来,尝了一口就说不对劲:"爸,这香油咋有股子汽油味?"仔细一问才知道,敢情那石磨就是个摆设,桶里装的都是香精勾兑的色拉油。

要说最坑人的还得数"野生大黄鱼"。金灿灿的鱼身上撒着几片海带,摊主拍着胸脯保证是今早刚捞的。陈大爷买回家清蒸,一筷子下去就发现不对——鱼肉柴得跟木头似的。水产市场的老师傅告诉他,这都是养殖鱼用"日落黄"染的色,冰柜里冻了半年多的存货。

米铺里那些油光发亮的新米也得留个心眼。赵阿姨贪便宜买了袋特价米,煮出来的饭一股子霉味。粮店的伙计偷偷告诉她,那是陈米加了石蜡抛光,专门骗不识货的老人。现在挑米得用牙咬,真米咔嚓脆,假米黏糊糊的还能搓出油来。

干货摊上的核桃、莲子白得晃眼,张大妈觉得好看就称了两斤。回家泡水一看,水面飘着一层白沫,闻着还有股刺鼻味。她闺女赶紧给倒了:"妈,这是硫磺熏的,吃多了要中毒的哟!"真的干果颜色没那么鲜亮,壳上的纹路也深得多。

蜂蜜摊前总围着一群老太太,塑料桶上贴着"农家自产"的标签。摇晃起来泡沫丰富,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刘奶奶买了瓶回家冲水,泡沫没两分钟就散光了。养蜂人老马说,真蜂蜜滴在纸巾上不会渗开,假的一会儿就化开一片。

最气人的是那些卖"祖传膏药"的。摆张老军医的照片,吹得神乎其神。周大爷贴了一晚上,第二天揭下来皮肤都白了。懂行的说那都是止疼片磨成粉,掺着松香做的,治标不治本。

这些把戏说起来都不新鲜,可偏偏就有人上当。卖菜的老王说,现在有些商贩专门盯着老年人下手,就是欺负老人家眼神不好又好说话。其实识破这些套路也不难,买鸡蛋用手电照一照,挑香油用纸巾试一试,选鱼看看鱼鳃颜色,总比花了冤枉钱还吃坏了身子强。

菜市场的水深着呢,李婶现在学精了。买鸡蛋专挑壳上有麻点的,挑鱼要看眼睛清不清亮,买米必须当场咬两颗。她说这年头买东西就得多个心眼,要不然辛辛苦苦攒的退休金,都得让那些黑心商贩给骗走咯。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