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国稀土 "技术封锁令" 震翻全球! 特朗普连夜撤禁令背后的产业链博弈

点击次数:177 发布日期:2025-07-03 05:04

当中国在 6 月 25 日按下稀土技术人员登记的 "启动键",这场看似低调的政策调整,实则在全球产业链投下深水炸弹。作为掌控全球 85% 稀土精炼产能的核心玩家,中国正从 "资源输出" 转向 "技术主权" 的战略升级 ——2 月限制 7 种稀土出口,4 月将稀土磁铁纳入许可清单,如今更从人才端掐断技术外流通道。

美国的应激反应堪称戏剧性:得州乙烷价格暴跌 10%、6 艘货船滞留港口、储罐濒临爆仓,迫使特朗普在同一天宣布解除部分乙烷出口禁令。这个曾扬言 "全面脱钩" 的强硬派突然服软,暴露了美国稀土产业链的致命短板 —— 本土虽有矿脉,却缺乏中国垄断的高纯提炼技术,连设备都依赖进口。澳大利亚产能杯水车薪,巴西运输成本高企,深海采矿被联合国搁置十年,所谓 "替代方案" 不过是纸上谈兵。

欧盟的焦虑同样写在脸上。驻华大使坦言稀土短缺已让车企 "濒临停产",尽管 G7 峰会上还在指责 "资源武器化",高层却已秘密筹备访华谈判。中国的应对堪称精妙:给宝马、大众发放 6 个月临时许可,既稳住欧洲市场,又撕开欧美同盟裂缝。更绝的是同步投产 5000 吨钕铁硼磁材项目,用产能扩张强化技术话语权。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中国用 "瓦森纳协定" 规则做盾,以技术封锁为矛,倒逼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当美国乙烷禁令反伤自身,当中国用玉米秸秆造出低成本乙烯,世界终于看清:在稀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真正的筹码从来不是矿产储量,而是从提炼到应用的全链条技术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