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俄能源遭加税?7月21日,印度或跪下加入中俄大三角
特朗普挥关税大棒逼印度选边站,中俄印大三角能成吗?
最近国际上热闹事儿不少,特朗普又开始拿关税说事儿了。这次他不光盯着俄罗斯,还把矛头对准了中印两国。有人说这是逼着印度做选择题:要么乖乖听美国的话,放弃和俄罗斯的能源生意;要么就跟中俄站到一起,搞个大三角抱团取暖。这选择题看着简单,可真要选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先说特朗普这关税威胁到底有多大威力。他说要给俄罗斯加 100% 的关税,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俄之间的贸易早就被各种制裁搞得快停滞了,再加多少关税意义都不大。真正狠的是所谓的 "二级关税",说要给俄罗斯能源的买家加最高 500% 的关税。这话一出来,大家都明白,这是冲着中印来的。过去这几年,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买得欢,现在俄罗斯石油占印度全年需求的三分之一还多;咱们中国也跟俄罗斯签了不少天然气合同,东线管道已经通了,还有几条在谈。这等于说,谁买俄罗斯能源,美国就给谁穿小鞋。
印度这边立刻就有反应了。有人开始慌了,说真要是加关税,那就别从俄罗斯买石油了。这话听着好像有道理,可仔细想想,印度这几年靠着买俄罗斯石油可是赚了不少便宜。战前俄罗斯石油只占印度需求的 2%,现在翻了十几倍,不光自己用着便宜,加工一下卖给美欧,还能赚差价。这好生意谁愿意说停就停?可另一方面,美国的压力也确实不小,毕竟印度在经济上跟美国还有不少牵连。
这时候俄罗斯站出来了,说咱们搞个中俄印大三角怎么样?这话俄罗斯可不是第一次说了,前几年就提过,最近更是催得紧。他们觉得三个国家都是邻居,没什么深仇大恨,应该团结起来对付美国的压力。俄罗斯有能源,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想当世界工厂,这不正好互补吗?加起来快 30 亿人口,差不多占全球一半了,真能抱成团,那影响力可不小。
可这事儿说着容易做着难。中俄印这三角关系,其实早就有过苗头。二十多年前就有人提过类似想法,前几年还开过几次元首会晤。可后来因为中印边境的一些问题,这合作就搁下了,一停就是八年。现在俄罗斯急着把这事儿捡起来,也是有自己的难处。西边被北约逼得够呛,经济上又被西方制裁卡脖子,急需找几个靠谱的伙伴撑场面。能源出口八成靠东方市场,要是能把中印都拉过来,那腰杆就能硬不少。
但印度这边心思可复杂了。莫迪政府这些年一直想在大国之间搞平衡,既想从美国那里捞好处,又舍不得俄罗斯给的实惠。前段时间印巴空战,印度吃了亏,用高价从法国买的战机,被巴基斯坦用中国产的战机打得没脾气,这让印度军方心里犯嘀咕。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关税,关键时刻又不肯明确站队,这让印度觉得美国靠不住。可就算这样,印度对跟中国走太近还是有顾虑。
有人说印度最近态度变了,媒体也开始提重启中俄印合作的事儿。这其实是形势所迫。经济上被美国加关税压得难受,军事上又意识到跟中国闹翻没好处,周边安全局势也不太平。这时候俄罗斯抛来橄榄枝,印度自然要掂量掂量。但要说印度就此下定决心跟中俄搞大三角,那还太早。莫迪最近还跟拜登互动频繁,一会儿握手一会儿吃饭,看起来热络得很。这种 "两边不得罪" 的策略,印度玩了很多年了。
咱们中国这边态度一直很稳。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早就见怪不怪了。前几年他就嚷嚷着要给咱们加百分之几百的关税,最后不也没成吗?打铁还得自身硬,咱们经济底子厚,产业链全,不怕这种威胁。至于中俄印合作,咱们也不排斥,但一直保持着谨慎态度。毕竟合作得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中印之间的问题没解决,这三角关系就很难稳固。
现在三方的心思各不相同。俄罗斯急着把局搭起来,想靠这个摆脱孤立;中国更看重实际利益,觉得有合作机会就谈,没必要急着下定论;印度则在两边摇摆,盘算着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况下,就算开会坐在一起,要真正形成所谓的 "大三角",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这关税威胁看着吓人,实际效果可能没那么大。俄罗斯早就开始搞能源出口 "向东转" 了,现在亚太地区占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六成以上,比几年前提高了不少。中俄之间的天然气管道都通了,还有新的在规划。更重要的是,现在俄罗斯跟咱们做生意,好多都用本币结算了,人民币在俄罗斯出口结算里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美元用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关税政策能起多大作用,真不好说。
印度也有自己的小妙招。他们买俄罗斯原油,有时候会通过阿联酋的公司中转一下,换个包装就成了 "阿联酋原油",这样就能躲开美国的审查。这种变通办法虽然麻烦点,但至少能继续做买卖。可要是美国真较真,这种办法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印度才这么纠结,既想继续赚这个钱,又不想跟美国彻底闹僵。
从更长远来看,美国这关税政策其实漏洞不少。就说能源吧,印度现在是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占了俄出口量的四成。要是印度真停了,那全球油价肯定得涨,美国自己的通胀也得跟着上来。还有俄罗斯的铀浓缩技术,美国核电站三分之一的燃料都得靠俄罗斯供应。真把俄罗斯惹急了,断了这供应,美国电力系统都得出问题。最近俄罗斯就暂停向美国出口钛合金,直接让美国飞机制造业停摆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反制。
当然了,中俄印要真搞成大三角,还有很多坎要过。中印边境问题悬而未决,这始终是个心结。俄罗斯总说边境问题已经 "谅解" 了,可印度官方不这么认为,一直说边境问题没解决就没法谈深入合作。这种情况下,就算开几次会,发几个声明,实际效果也有限。毕竟三角关系最怕一条腿短,中俄关系越好,印度心里可能越打鼓,总怕自己成了配角。
还有个现实问题是,这几年中国和印度都有了自己的新布局。咱们在东南亚、中东都有新的合作圈子,印度则忙着当 "全球南方代言人",两边都有自己的算盘。俄罗斯想把二十多年前的老框架套到现在的新格局上,可能有点天真。当年大家能坐到一起,是因为都有反美的需求,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变了。
下个月巴西金砖峰会可能是个关键节点。俄罗斯肯定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撮合一下,但能不能成还不好说。莫迪最近跟拜登互动频繁,咱们中国在南美也铺了不少新能源项目,大家都有自己的节奏。说不定到时候三国领导人见个面,握个手,发个模糊的声明,就算没白去。真要达成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协议,估计难。
说到底,国际政治还是利益说了算。印度会不会 "跪下",不在于谁的威胁大,而在于哪种选择对自己更有利。跟着美国,可能要放弃能源利益,还得看人家脸色;跟中俄搞合作,能保住经济实惠,但要面对边境问题的困扰,还要承担得罪美国的风险。这选择题不好做,但莫迪政府向来精于算计,肯定会反复掂量。
对咱们中国来说,中俄印合作更像是多一个选项,没必要强求。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也没关系,咱们自己的实力摆在这儿,不怕谁施压。俄罗斯那边是真着急,这关乎他们能不能在西方制裁下找到出路。而印度永远是 "多条腿走路",谁给的好处多就跟谁走近点,想让他们死心塌地站队,几乎不可能。
所以说,特朗普这关税大棒虽然挥舞得厉害,但未必能达到目的。印度可能会嘴上服软,实际该买俄罗斯石油还接着买,大不了换种方式规避制裁。中俄印大三角呢,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表面上的进展,比如重启对话机制,发表一些合作声明,但要形成真正的战略同盟,可能性不大。毕竟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啥时候都不过时。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这三角能不能成,有一点是肯定的:单边制裁和关税威胁越来越行不通了。各国都在想办法绕开这些限制,搞自己的产业链和合作圈。俄罗斯通过能源转向、本币结算,已经化解了不少制裁压力;咱们中国靠自身实力,也不怕谁施压;印度虽然纠结,但也在想办法左右逢源。这种情况下,美国想靠关税让谁 "跪下",恐怕没那么容易。未来的世界格局,更可能是多个力量中心并存,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热点资讯
- 招商银行多家分行行长调整
- 贝尔戈米: 队长应为全队服务, 我多次带博格坎普吃饭帮他融入
- 德布劳内: 瓜帅风格偏进攻孔蒂偏防守, 有足够时间了解教练和
- 终极奥秘, 唤醒了深藏的野心! 7月中下旬, 这四大星座如同
- 大乐透头奖2注1000万分落2地 奖池余额17.23亿
- 国足帅位是“香饽饽”, 数十人投资料应聘, 卡纳瓦罗在列!
- 牟氏庄园富可敌国, 却毁于子孙鸦片赌瘾, 教训太深刻
- 足协杯-韦世豪双响上半时两张直红
- 买二手车:行驶里程与车龄,哪个更关键?维修师傅揭晓答案!
- 印尼镍矿牌打错方向了?7月1日,中美贸易战传来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