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凤凰”强袭菲律宾,房屋成片倒塌、交通中断,救援如何破局?
讲个魔幻的故事。
你家小区物业,明知道每年夏天都必然有场大暴雨要淹地下车库,但他啥也不干。
不修排水,不备沙袋,反而把预算拿去搞了个“欧洲七日游”豪华团建。
暴雨来了,车全泡了,业主们在水里捞车,物业经理却在朋友圈晒罗马许愿池的照片,配文:岁月静好。
你是不是觉得这物业经理脑子被驴踢了?
现在,把这个小区放大成一个国家,把暴雨升级成能把地球掀个底朝天的16级超强台风,把泡水的车换成无数被撕碎的房屋和活生生的人。
欢迎来到菲律宾。
这片被誉为“千岛之国”的土地,现在更像是一个大型灾难片片场,而且是那种导演、制片、后勤全都烂到骨子里的剧组。
11月9号晚上,一个叫“凤凰”的大家伙,带着230公里/小时的狂暴时速,一头撞上了菲律宾的吕宋岛。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你开着高铁,迎面撞上一堵墙,而这堵墙,是会移动的,还自带泼水功能,泼的不是水,是三米高的海啸。
屋顶像纸片一样被整张掀飞,电线杆像牙签一样被成排撅断,洪水灌进城里,一楼基本就成了水族馆。
政府说,我们牛逼,我们提前疏散了100万人!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很有责任感?
但骚操作来了。
在索索贡市,一个教堂被指定为官方避难所。
老百姓拖家带口躲进去,心想这下总安全了吧,官方认证,值得信赖。
结果,台风带来的风暴潮,三米高的大浪,直接把这个“诺亚方舟”给围了。
洪水哗哗往里灌,很快就淹到了一楼入口的一半高。
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这叫精准引怪。
本来大家在家里,可能只是房子破了,现在好了,被政府集中起来,打包送进一个水牢里。
被困的灾民只能绝望地爬上二楼,眼巴巴地看着脚下的洪水,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救援。
这已经不是天灾了。这是天灾对人祸的一次精准“打脸”。
更魔幻的,还在后头。
就在“凤凰”登陆的一周前,还有一个叫“海鸥”的超强台风刚刚光顾过。
那场风暴,已经留下了224具尸体和109个失踪人口,顺手摧毁了近3万座房屋。
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刚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拳击手,还没从地上爬起来,裁判就吹哨,让另一个重量级选手上场,对着他的脸又来了一套组合拳。
一周之内,双份超强台风套餐,买一送一,送的是毁灭。
按理说,刚经历过一次惨痛教训,第二次总该有点长进吧?
比如救灾物资准备充足点,预警信息传达明白点,救援队伍反应快一点。
你想多了。
对于菲律宾的某些官僚来说,台风预警,可能还不如他们去欧洲的航班信息重要。
有灾民直接对着媒体控诉,说上一次“海鸥”来的时候,官员们所谓的预警,就是开着车在街上溜达一圈,喇叭喊两声,具体有多危险,洪水会淹到几楼,家里该扔下什么跑路,一概不说。
等洪水真来了,连救人的橡皮艇都没有。
没有橡皮艇,那官员们在哪?
部分灾区官员,在台风肆虐期间,正在欧洲进行“私人访问”。
人家正在享受浪漫之都的下午茶,哪有空管你家乡的洪水滔天。
民众的愤怒是有原因的。
他们指责的,已经不是救灾不力了,而是根子上的腐败。
那些年年都在修,年年都“豆腐渣”的防洪工程,那些本该用来救命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每一次台风过境,掀开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屋顶,更是这个国家应急体系那块千疮百孔的遮羞布。
这种“天灾+人祸”的模式,杀伤力是指数级增长的。
天灾决定了打击的下限,而人祸,则决定了伤害的上限能有多高。
在奥罗拉省,山体滑坡和道路损毁,直接导致3个城镇,凭空从地图上“消失”了。
彻底失联。
“失联”这个词,在灾难新闻里很常见,但它背后是极致的恐怖。
它意味着里面有多少人,是死是活,缺什么,需要什么,外界一无所知。
救援队想进,进不去,路断了。
想联系,联系不上,信号没了。
这三个镇,就成了一个个信息的孤岛,时间的黑洞。
对于被困在里面的人来说,每一秒都是和死神的赛跑。
没有食物,没有干净的水,没有电,可能还有伤员在哀嚎。
他们能做的,只有最原始的自救和最绝望的等待。
而对于外面的救援人员,这也是一场噩梦。
路不通,他们得一边当工兵,清理塌方和障碍物,一边还得提防着新的山体滑 placa。
因为台风过后,整个山体都喝饱了水,松软得像块提拉米苏,随时可能再来一次。
这种恶性循环,让救援效率大打折扣,也让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变得无比奢侈。
最可悲的是什么?
是这种剧本,在菲律宾几乎每年都要上演一遍。
菲律宾发展研究所早就指出,气候变化,加上漏洞百出的防灾体系和深入骨髓的腐败问题,让这个国家在自然灾害面前,脆弱得像个瓷娃娃。
今年,已经是第21个台风登陆了。
“凤凰”的破坏力,仅次于之前造成224人死亡的“卡尔迈吉”。
数据冰冷,但翻译过来就是:菲律宾人民,每年都要参加20多场“极限生存挑战赛”,只不过,这是被动的,且输了的代价是死亡。
现在,“凤凰”已经穿过南海,向西北方向移动。
气象部门还在警告,残留的云系可能还会带来暴雨和次生灾害。
但真正的“残留云系”是什么?
是那百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如何安置?
是被毁的家园如何重建?
是下一次台风来临前,那些防洪堤坝会不会依然只是个摆设?
是那些在灾难中出国“访问”的官员,回来后会不会只是写一份不痛不痒的报告?
台风终将过去,但盘踞在菲律宾上空的腐败与失能的“气旋”,却似乎永远不会消散。
这才是那场永不离开,也最具毁灭性的风暴。
热点资讯
- 贝尔戈米: 队长应为全队服务, 我多次带博格坎普吃饭帮他融入
- T1零封HLE, zeka沙皇玩成石头人, 小花生节奏稀碎,
- 再穷也要入_的3款射手皮肤!手感碾压至尊宝,十年不落伍
- 乌军被小摩托逼退了,农药机挂空空导弹,要和俄军无人机拼搏
- 中俄舰队出发,为普京谈判保驾护航!台湾问题还得靠硬实力说话
- 点评本赛季离开北京国安的球员, 在其他俱乐部过得如何?
- 招商银行多家分行行长调整
- 牟氏庄园富可敌国, 却毁于子孙鸦片赌瘾, 教训太深刻
- 德布劳内: 瓜帅风格偏进攻孔蒂偏防守, 有足够时间了解教练和
- 年薪3000万欧!皇马巨星索要球队第一高薪遭拒 续约谈判已停

